5月4日12時46分許,一套重達50公斤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在珠穆朗瑪峰(以下簡稱“珠峰”)北坡海拔8830米處架設成功,實時數據傳回正常。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刷新了中國自動氣象觀測站的架設高度紀錄(原紀錄為8300米,4月20日在珠峰北坡架設),獲取的實測數據填補了珠峰極高海拔氣象記錄空白,同時也意味中國珠峰梯度氣象觀測體系初步建成。
已持續(xù)5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今年開啟了“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qū)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此次珠峰科考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聯合西藏登山隊共同實施,來自5支科考分隊的16個科考小組、共270余名科考隊員參加,主要圍繞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tài)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變化、地球動力學勘測等開展研究,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
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組成的“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分隊”,在珠峰大本營利用無線電探空系統探測地面到2萬米高空的溫度、濕度和氣壓變化,利用激光測風雷達實時監(jiān)測地面到珠峰頂高度處的風向和風速,利用微波輻射計測量地面到1萬米高空的大氣垂直溫度、濕度廓線,為保障科考提供實時數據和珠峰地區(qū)及大本營至珠峰峰頂不同高度的準確天氣預報。
去年以來,珠峰科考專家和科考登頂隊員克服重重困難,在海拔5200米至8300米的珠峰北坡,陸續(xù)建成運行7套自動氣象觀測站。這些氣象站呈階梯分布,可精準實測珠峰北坡的氣溫、相對濕度、風速、風向和太陽輻射等數據。通過收集的氣象數據,可以進一步研究極高海拔的氣象要素變化特征,對高海拔冰川和積雪變化的監(jiān)測意義重大。
除在海拔8830米處搭建自動氣象觀測站外,此次科考隊員們還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嘗試突破浮空艇大氣觀測海拔世界紀錄;追蹤極高海拔大氣污染的輸送及科考人員的高海拔適應性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戰(zhàn)略資源儲備基地。從氣候角度看,青藏高原是季風和西風的巨型調節(jié)器,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影響。隨著全球變暖,青藏高原地區(qū)呈現海拔越高升溫幅度越大的特征。此次科考將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qū)環(huán)境變化規(guī)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及生態(tài)系統碳匯功能、人類對極端環(huán)境的適應特征等,服務青藏高原生態(tài)文明高地建設和第三極環(huán)境保護及綠色發(fā)展。
為確保包括建站在內各項珠峰科考任務順利完成以及人員安全登頂,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及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等單位攜手開展氣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保障團隊已為科考團隊提供9期專項預報。(作者:劉倩李悅張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