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段秀杰)世界氣象組織16日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總部發(fā)布報告說,2008年是近150年來最暖的十個年份之一,而且今年的氣象特征表現(xiàn)得更為極端。災難性氣候給世界各國都帶來不同程度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世界氣象組織是聯(lián)合國負責天氣、氣候和水文的權威專門機構。該機構發(fā)布的這份報告以陸基天氣站網、船舶和浮標測量網及衛(wèi)星觀測的氣象資料為基礎,是與188個會員國的氣象部門共同合作完成的。
報告說,自1850年開始有氣象儀器的記錄以來,2008年是排位第十的最暖年份。據(jù)預測,今年全球海面和陸地綜合氣溫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年平均氣溫高出0.31攝氏度。
報告指出,2008年的全球氣候有兩大特征,一是天氣極端事件增多,二是北冰洋海冰面積及海冰總量急劇減少。
談到今年的極端天氣,可以用“冷熱兩重天”和“旱澇兩重天”來概括。今年,許多國家經歷了歷史上的“最冷”和“最熱”。土耳其度過了50年來最冷的一月份,美國中西部地區(qū)二月份的平均氣溫低于正常值約5攝氏度,中國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加拿大多倫多的降雪量為70年之最。而南半球的阿根廷在五月份迎來了歷史上最冷的冬天,十一月份則又經歷了50年來最熱的夏天。
今年全球洪澇災害的頻繁程度和范圍之廣也讓人印象深刻。據(jù)統(tǒng)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共生成了約60個熱帶風暴,足跡遍布南亞、東南亞、非洲、加勒比海以及歐洲和美洲,甚至連國土主要被沙漠和地表巖石所覆蓋的也門都一度變成澤國。在這些風暴中,最為兇險的當數(shù)今年5月在印度洋北部生成的納爾吉斯氣旋。它成為1991年以來亞洲遭遇過最具破壞性的熱帶風暴,在緬甸造成了近8萬人死亡的空前災難。而在這些國家與洪澇災害做斗爭的時候,又有許多國家在飽受干旱之苦。澳大利亞、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南美洲的烏拉圭、巴拉圭等國都發(fā)生了嚴重的旱災。
除極端天氣外,今年北冰洋的情況格外引人關注。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說,今年9月北冰洋的海冰面積為467萬平方公里,略高于最低值的430萬平方公里,但由于海冰較薄,總冰量降到歷史最低點。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是埃爾斯米爾島古冰架在今年消失了四分之一,一個世紀前這個冰架面積曾達9000平方公里,而目前只剩下1000平方公里。
南極大陸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是氣候變化的一個晴雨表。今年9月南極臭氧層空洞面積最大達到2700萬平方公里,比去年增加了200萬平方公里。
面對全球氣候越來越“極端”的變化,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在16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敦促各國做好氣象預報和災難預防工作,把災害天氣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