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三月底開始,隨著拉薩天氣變暖,游客漸漸多起來,布達拉宮工作人員也逐漸開始忙碌。自從青藏鐵路通車后,每年到西藏來的游客量明顯提升,特別是到布達拉宮參觀的游客不斷增多。西藏自治區(qū)文物局副局長、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尼瑪?shù)┰鼋榻B,僅在去年布達拉宮接待游客就達到了83萬人次左右。
布達拉宮,這座恢宏的宮殿距今已經(jīng)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到現(xiàn)在依然每天接受信教群眾的朝拜和游客的參觀。青春常駐,得益于對它的妥善保護。中央臺記者最近實地探訪布達拉宮,向深處挖尋這座宮殿永葆青春的秘密。
去一次拉薩,是很多人的夢想。而布達拉宮,幾乎是拉薩的象征。布達拉宮,在拉薩市中心,依山而建,始建于公元7世紀,距今已經(jīng)有1300多年的歷史。如今,從外表來看,墻壁顏色艷麗,金頂金光閃耀,宛如一座嶄新的宮殿。
走進布達拉宮,就像走進一座活著的博物館。腳下所踩的磚石,上樓攀爬時咯吱作響的樓梯,手邊磨得油亮的木質扶手,再包括墻上的壁畫等等,都有著幾百年的歷史。一些個別殿堂,距今有1300多年。
雖然歷史悠久,但這座宮殿并不是隔著玻璃的博物館,這里每天都依然迎來藏族群眾的朝拜,以及普通游客的參觀。
一座幾百歲的宮殿,如何依舊充滿活力呢?
根據(jù)藏歷計算,布達拉宮在特定的時間,從頭到尾都會進行相關的修繕。
我們看到的紅黃白三色的外觀,可不是普通的顏料,這可是別有講究。布達拉宮管理處宗吉:
宗吉:外面的這些顏色每年都是要刷一次,也就是在藏歷9月22號之前,整個布達拉宮包括紅宮、白宮都是要刷一次顏色,因為那天是西藏最大的一個宗教節(jié)目,叫降佛節(jié),每年都是要刷的,里邊刷這個白顏色的時候,就要加牛奶還有白糖。然后紅色里邊的話,也是要加熱,里邊還會加紅糖、蜂蜜,還有西藏本地的白土,然后混在一起,就這樣加上去。
這么大一座宮殿常年如新,也看不見工匠們在墻體外刷漆,這是因為顏料的粉刷方式也很很特別的。
宗吉:從上面往下這樣撒上去的,就是用繩子,工作人員從上邊往下撒的方式。
宮殿內的地板很獨特,很像水磨石,光滑閃耀,但這確實不單純是水磨石,這叫做阿嘎土,是西藏藏式古建筑屋頂和地面普遍采用的傳統(tǒng)材料。
特別要介紹的時,工匠們在修繕地板的時候,都會排上整齊的隊伍,排成一排整齊地夯打地面,口中還會唱著統(tǒng)一的歌謠。
由于歷史悠久,又依山而建,土石木結構的布達拉宮的游客接待能力一度突破了極限。2005年,布達拉宮對游覽人數(shù)和游覽時間進行了限制。到目前為止,布達拉宮每日接待游客的極限數(shù)量數(shù)量是3000人次,每次游覽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如果您要游覽布達拉宮,需要至少提前一天到官方網(wǎng)站進行游覽預約。還要提醒一點,每年藏歷新年的前一天是不對外開放的!
走進布達拉宮我們從上往下看,屋頂上面覆蓋著一層綢緞,中間豎立著木質柱子,以及每個殿堂里都燃著的酥油燈,除了聞到濃濃的酥油味以及感受到時間的凝固之外,防火的壓力是記者首先想到的。
布達拉宮消防大隊,已經(jīng)為這座宮殿保駕護航了31年。消防大隊參謀優(yōu)拉才讓:
優(yōu)拉才讓:一些傳統(tǒng)的方式還是在采取,還是在傳承下來。比如說閉宮以后,宮殿所有關門以后,所有燈全都要滅掉,香全都要滅掉,然后電源全都要關閉。另外一方面就是這些現(xiàn)代消防的科技產(chǎn)品也在使用,像火災的一些預警設備不管是在全區(qū)還是國內,都是比較先進的設備。
布達拉宮的每一間宮殿里都有一個消防指示牌,上面寫著殿堂名稱、酥油燈燈芯的數(shù)量、編號,以及責任人的名字。
布達拉宮管理處,承擔著供電每天的防火防盜具體任務,管理處書記丁長征:
丁長征:閉館以后,每個殿所有場館線路都要過一遍,燈關了沒有,酥油燈滅了沒有,香火里面還有沒有余火,有沒有滯留人員,門鎖了沒有,都要檢查一遍。整個檢查完了以后,鎖大門,鎖大門以后電工把總閘一關,然后每個人還要簽字。今天這塊兒完了還不能回去,繼續(xù)在這上面值班。通常是一個星期輪流一個星期。各個僧舍區(qū)域,僧人就住在上邊,這個區(qū)域夜間有外來人員一般是進不來,如果有的話他負責這個區(qū)域負責。每個區(qū)域都有組,都分區(qū)住。要求僧人住在上邊,就是第一為了防火、防盜,必須有人,有人才能確保安全。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雖然有監(jiān)控,殿堂里邊感應、探測器、攝像什么都有,但是還得有人去管。
現(xiàn)在的布達拉宮,游客與信教群眾絡繹不絕,誦經(jīng)聲與導游聲此起彼伏,而它依然靜靜地坐落在那里,體悟,時間的變遷……